20061030 星期一 拉薩的天氣,好。拉薩→曲水大橋→達嘎 13.54km
昨天夜裡,在「浮游吧」,喝著「拉啤」,聽彬子和雷子唱歌,那是屬於北京人的陳昇唱法。聊天嬉鬧下,時間已近兩點。
可想而知,近午起床、雙眼浮腫的我,有多麼不情願打包;但是,我

中午,離開「東措」前,院子飄起細雪,陽光卻仍灑在身上。走運的是,我們竟然在東措的院子,遇見自己的老鄉,Ace,搭他的順路車,省去拉薩到「曲水大橋」的幾十公里路程。
下午六點多,天還很亮,但陽光已離我們而去,空氣變

20061031 星期二 天氣好 達嘎→岡巴山啞口→羊卓雍錯湖畔 27.42km
夜裡太冷,翻來覆去睡不好,想到好多寒冷的經驗,印象最清晰的是大二寒假,在大鬼湖畔紮營的那個夜晚,冷到只能用身體側邊接觸地面,才能稍稍睡去。
吃過難以下嚥的巧克力燕麥後,拉肚子了。這,該不會是苦難的開始吧。出了帳篷,一個小朋友已守在外面,哥哥姊姊上學去了,他一個人大概寂寞吧!不知待了多久,才等到我這個愛賴床的旅人踏出帳外?
整車上行李時,發現架在車上的打氣筒和放在前籃的東西,已不翼而飛。大概是後來夜裡來的那兩個大孩子偷去。這讓我很不舒服,雖然在滇藏線的途中,已經體會到藏族的改變,我仍不由得有點傷心和生氣。記憶中,那群純樸和善的人們,不見了?還是,記憶一向比較美好?
今天最主要的路程是一路上坡到岡巴山啞口,海拔約4千7百公尺,線道S307 35K處,大約21公里。路況極佳,早在去年就新鋪了
柏油。一路是壯闊的灰黃谷地,而回望眼,就是我們所來自的雅魯藏布河谷。前方的路,彎來繞去,從不消失在眼前,卻也無法更快速碾過它;天空是一成不變的蔚藍,從好久以前,我來過的西藏就是如此的藍!已經是西藏旅遊的淡季,偶有吉普車、公車、卡車,呼嘯而過,一直到下午五點,才遇到一對藏族父子,準備去牧場地趕羊回家。
上了海拔四千四百公尺,就在雪線之上了,陽光不到之處,非冰即雪。今天,走得極慢,下午六點,才抵達岡巴山口。突然映入眼簾的,是美得不可方物的「藍」!原來冬天的羊湖,顏色如此令人感動。湛藍,乾淨的
藍,不可言之的藍,是我對西藏最深的懷念!
湖畔的小村,並沒有多大改變。不同的是,冬天得顏色,在雪降臨以前,極為蕭瑟;綠色植物、作物,去年已謝幕,今年尚未甦醒。
夕陽餘暉,印烙羊卓
雍錯,天漸漸暗下。羊群從山上下來,突然發現,我們的帳篷正巧搭在羊兒回家的路上,冷冷的風,把羊咩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。湖上成群的野鴨、雪雁,有點吵鬧,隨著夜色降臨,紛紛不見蹤影。不忍將眼睛移開湖畔,帳篷一直沒拉下,但溫度已直逼0度。 
再見羊湖,我興奮的很,晚餐煮的很不專心;帳外,我的好伙伴,卻在如此低溫下補胎,三枝挖胎棒,全像餅乾一樣斷裂,最後只好用湯匙。
夜裡到湖畔汲水,盯著湖面,我以為女神會出現…。突然,不知身處何處,暈眩了起來。湖,總是帶給我龐大的寧靜與神秘感。
20061101 浪卡子 43.9km
因為持續拉肚子,睡的不好,精神不濟,今天更懶散了(我真的不記得自己以前有這麼遜過)。決定只騎到不遠的浪卡子。沿著羊湖,柏油一路鋪到「浪卡子」縣城,
平緩無坡,心情也很平和。右手邊是羊湖,左邊是裝羊湖的碗緣;路上車更少了,除了牧羊人,就是羊群、犛牛和偶爾飛起的水鳥。不到「白地村」,就遇到流動水源,雖然沒騎多久,很慵懶的決定停下來取水煮麵吃。小溪流,已經呈半結冰狀態。回望身後的羊湖,發現她又偷偷變成另一種藍,在陽光下一種似乎透明的波光瀲豔的藍。經過幾個小村,很興奮的看到藏民也騎著單車,同時,更興奮的看到「倉央加措」情詩裡的「黑頸鶴」,就在視線不遠處。
浪卡子,是個不小的縣城。商店不少,飯館也多。其實,一直到進入浪卡子,我們才確定了環羊湖的路線;出發前,本想往更南邊的「扎洛」騎去,一路直抵山南地區首府「澤當」,但就連當地人都不知扎洛到乃東路況及當地民風,所以我們決定順從「普布邊九」的建議,從「打隆」、「多卻」、「工布雪」、「張達」然後出到雅魯藏布旁的「杰朗學鎮」。(其實是,我一直非常慵懶,所以才想走這條比較近的路。)
整車上行李時,發現架在車上的打氣筒和放在前籃的東西,已不翼而飛。大概是後來夜裡來的那兩個大孩子偷去。這讓我很不舒服,雖然在滇藏線的途中,已經體會到藏族的改變,我仍不由得有點傷心和生氣。記憶中,那群純樸和善的人們,不見了?還是,記憶一向比較美好?




湖畔的小村,並沒有多大改變。不同的是,冬天得顏色,在雪降臨以前,極為蕭瑟;綠色植物、作物,去年已謝幕,今年尚未甦醒。
夕陽餘暉,印烙羊卓


再見羊湖,我興奮的很,晚餐煮的很不專心;帳外,我的好伙伴,卻在如此低溫下補胎,三枝挖胎棒,全像餅乾一樣斷裂,最後只好用湯匙。
夜裡到湖畔汲水,盯著湖面,我以為女神會出現…。突然,不知身處何處,暈眩了起來。湖,總是帶給我龐大的寧靜與神秘感。
20061101 浪卡子 43.9km
因為持續拉肚子,睡的不好,精神不濟,今天更懶散了(我真的不記得自己以前有這麼遜過)。決定只騎到不遠的浪卡子。沿著羊湖,柏油一路鋪到「浪卡子」縣城,


浪卡子,是個不小的縣城。商店不少,飯館也多。其實,一直到進入浪卡子,我們才確定了環羊湖的路線;出發前,本想往更南邊的「扎洛」騎去,一路直抵山南地區首府「澤當」,但就連當地人都不知扎洛到乃東路況及當地民風,所以我們決定順從「普布邊九」的建議,從「打隆」、「多卻」、「工布雪」、「張達」然後出到雅魯藏布旁的「杰朗學鎮」。(其實是,我一直非常慵懶,所以才想走這條比較近的路。)
在浪卡子補充了些餅乾、蔬菜、方便麵,回到旅館(今天終於有被子可窩了),發現大通舖的住客,非同道中人,只好加碼價錢,換一間更好的房。今天,我一定要很溫暖的睡著!沒想到,因為太舒適了(比起帳篷),我那沈默寡言的伙伴,竟然也晚睡,聊著我們對未來的憧憬,興奮得說著許多夢想,是夜,我又沒能睡上一眠好覺。明天,一定又是熊貓眼。
20061102 過打隆 宿湖畔 43km

早餐,是沒有肉、連餡都幾乎沒有的肉包子。確實是來到物資困乏的所在了。 離開浪卡子時,學校上課的中學生,從窗戶拼命說「哈囉」,頓時感到不好意思。(這一路上,有太多人跟我們打招呼,在中甸前,我們曾一度要把隊名取為「你好、你好隊」。)
今天,感覺氣溫更低,口鼻好冷。離開縣城8公里後,柏油路不再,而這也是往「江孜」的分叉路。土路長長直直的盤踞在平緩的高原之上,直通無際的山的盡頭。山的後面,一定是雲生處,好遙遠,卻又讓我感覺自己已騎行在天邊、雲的身邊;舉手,就摸到天上壓下來的雲朵。
18km不到,停在路邊煮麵當中餐;小雪花稀疏飄落,冷極。 23km經過打隆村,偌大的村莊,居民集
中在村中大埕打穀,青棵穀。場面甚壯觀。「滇藏線」一路騎過來,沿途並沒有如此大的村莊及規模,或許地處偏處,更須團結一致。 打隆村處在一山腳之下,未進村前即可看見山壁上的佛圖壁畫。繞到村子南邊,原來壁畫下面是村子的寺廟「扎曲德林寺」,遇一熱心青年,大概是村裡少數能通漢語的人,熱情領我們進廟參觀。每個藏民村落,總是會有一個精神依託的喇嘛廟。這些廟,比起拉薩,顯得冷冷清清,小而零落,但該有的精髓都有了。

問路,語言不通。後來了輛公安車,一問才知「扎洛」沒有去山南的公車,去山南的人,通常還是經過浪卡子,由共嘎過去,路況好,也快多了。看來,這趟山南之旅,確實要變成環湖之旅了。既來之,則

20061104 過「多卻」,紮營湖畔

騎上單車,已經十二點半。今天路上人變多了,遇到幾輛馱貨馬車,在往「多卻」的方向,來或去。地圖上的「多卻」,距離並不遙遠,而遠方那個在視線裡小到不能再小的村落應該就是它,此時見到一條叉路,方向一致,心想應該是一條捷徑,昨天也走過一條捷徑,省了不少路,不多猶豫,騎出了原路;不久,就到了「吉古扎」,不是多卻。 (以上,回台隔天即動筆。後面的,已過數月之後才整理。)
村民熱心相探,紛紛停下手邊的工作,朝我們圍了過來。尋探「多卻」的去路,朝著那熱情的黑色手指一望,不知對面的這座山要延伸到哪去?而我們必要繞過這座高原上的山坡,再走,再彎,再走,再灣,就到了…。那根黑色的手指頭,再彎就要握拳了。心中坎忑,突有前途茫茫的辛酸。從一雙黑灰帶泥的手,接過熱水瓶,謝過村人,踏上眼前那貧瘠山路。

眼前的大地,更廣袤、並且貧瘠。夏天的植物,這個季節已經不知道被霜凍幾次,呈現乍看之下美麗的紫灰色系。沿途,能稍微對話的,只有少述幾個不諳漢話的牧羊人,拼湊數個對話之後,得到的答案是,要到「倫布雪」一定要先經過「多卻」。 一個投石投得好遠好遠的牧羊小哥,趕著數目龐大的羊群,在這不知今夕是何夕的天地之中,一樣被我這個俗人問著一天來縈繞不散的地名。告別他,就真的是告別了,這輩子再也不會相遇,相遇也不曾認得。
一個山腳轉彎,村落突然出現,正是找了好久的「多卻」。在此,補給一些蔬菜(大卡車從拉薩運來的)、方便麵、兩顆雞蛋。同時也問問好奇的人們,「工布雪」就在30公里之外的所在。即使已經天色微暗,天候也不佳,但我們不願意在村落旁停留,朝放眼望去的一片荒蕪遼闊騎去。一會兒,來了順路的兩位村人,要回附近的村落,說是要回「老家」去。一車一馬,速度與我們差不多,但看得出他們悠閒自在許多,畢竟,這是他們的地盤,我們,只是一瞥而去的高原過客。和騎馬大哥交換我的鐵馬與他的馬,6公里路,一下就走完,馬大哥覺得我的車好騎,我覺得他的馬更不賴。
再次告別馬大哥,我和Okmy繼續流浪。一輛難得遇見的卡車,從我們納悶的方向駛去,加深了我們的疑惑,迷路迷怕了。再遇湖畔,紮營。照慣例,雪在我們停下時,飄落。今天,紮營在空曠、毫無遮蔽處,湖水也不再深藍,一切都有著即將冰凍的預兆。晚餐,一樣煮麵,吃完晚餐,啃瓜子混日子,躲在帳內不敢出去對抗強烈的寒冷;今晚決定穿三雙襪子、三件褲子、四件衣服、兩頂毛冒,來對抗睡眠品質,希望不要再冷醒。
20061105 工布雪,借住鄉公所 23.38KM

窩在帳棚內,雖然醒著,卻沒有一鼓作氣衝向寒冷的勇氣。一輛拖垃機的聲音,由遠而近,幾乎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,再賴床一陣子,拖拉機又從反方向駛過來再遠離。然後,世界又回覆悄然無聲。這裡,或許真的是世界的盡頭,也或許是不同次元的非地球。腦袋胡亂空想一些。
賴床也要有個限度,尤其,當隊友是好好先生時,賴床的樂趣會減半許多,時間差不多時,自己就得摸摸鼻子,爬出睡袋。 早上八點半,外頭的雪仍飄著,而昨晚的雪半溶半凍,減少路上沙塵飛揚。氣溫極低。結冰的湖面,不消說,也知道在裡面洗鍋子,多麼煎熬。沒想到,昨天所見的曠野,還可以更空更曠,從早到午,除了一台機車、一輛馬車,沒再遇著其他人。路好寬敞,以致於遇叉路也不知叉路到了、過了。路上幾個雪溶水的小溝,軟軟攤在泥路上,泥路於是成爛泥。「哇!」的一聲從後面傳來,回望眼,伙伴已經從跌落泥溝中爬起,衣裳溼了一邊,這天寒地凍的,冷了。中午時分,不遠處有兩頭黑得發亮的犛牛和數隻白屁股羚羊,索性,停下來煮麵吃中餐。雪,總是喜歡在我們停下時,來湊熱鬧,麵滾了,雪花也無情飄落,冷極,無法久耐,匆匆吃完,繼續趕路。
約距離「多卻」35KM處,抵達「工布雪」。駕著拖拉機的少年,問我們要去哪裡,才發現所到之處並不是「工布雪」,而是一個距離「工布雪」頗有ㄧ段距離的村落「蘇給」。看了地圖,才知道真的叉路走偏,遠離要走的路徑。馬上問他去不去工布雪,要價75¥,成交!
等他去加油的空檔,到藏人家去喝「甜茶」,取暖。村人大概是見了兩台外來的單車,紛紛從窗外投眼進來,這間不大不小的客廳,




「工布雪」,雪盈滿大地,所以對這個村子印象特別乾淨,這裡沒有旅社,確有「鄉招待所」。喊叫了一番,才有鄉長小廝來開門。問了帥氣的鄉長,很樂意讓我們窩一晚。 藏民幽默風趣的一面,今晚算是見識到了,我說是否因為鄉長帥氣,才被選派出來,一堆老頭兒急忙說是!下午六點,這些人開始玩起麻將,原來我們正在鄉長的會議室休息,而這些人都是鄉長的職員,書記、行政官、司機等等,下班時間後,上班地點成了遊樂場,煙、酒、酥油茶,也有人開始煮起麵來。
我們的晚餐是鄉長保鏢領路,帶我們到一間沒有招牌的小飯館,館內也沒有菜單,直接進廚房看有什麼就點什麼吃,鍋子裡還有土豆犛牛肉,饅頭再蒸一下就熱了,順便再點一小壺甜茶,真是甜到不能再甜。館子內人很多,隨著天暗下來,更是一個陰暗擁擠的地方。放眼窗外,龐大的羊群正傍著黑藍的天色要回家,天際下起雪。忙完一天活兒的年輕人,紛紛走進這家小館子,逕自泡起泡麵,呼嚕一餐。回到鄉會議廳,嚐了大夥煮的麵疙瘩,味道出奇好,沒有犛牛肉腥味,還飄散著特殊香味。 十點不到,大夥一哄而散,徒留我倆睡守會議室。

20061106 張達,巴桑家 23.38KM
半夜下了場大雪,世界成了一望無際的雪白,雪花仍不罷休飄落。
夜裡睡的不好,醒了數次,應該是屋裡燒暖爐,氧氣減少;開了窗,冷冽的

下午兩點,鄉長不留情的地送客(這是屬於藏人的直接),天已湛藍,可以一路騎到「張達」沒問題。於是我們也不久留,啟程往最後一個小鎮前進。放眼可及的「下西村」在羊湖的對面,這個對面,我們繞了18公里才到達,這當然只是羊湖的一個小小角落。一路上,融雪濕滑了路面,爛泥混雪卡進煞車間隙,速度不

村子前一間展望極佳的民房二樓,露出兩張善意的臉孔,問哪裡來?要往哪裡去?於是,我們今晚就住在「巴桑」的家了。一進門,兩隻碩大獒犬猙獰相對,窄梯上了二樓,起居室別有洞天,但尚未修飾完成。爐子下,是初生九天的小獒犬。藏爸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笑臉請喝熱水,不諳漢語,比手劃腳外加微笑的臉,溝通大都靠小兒子「巴桑」,巴桑從拉薩請假回張達,投入幫鄰居蓋房子的行列。


安頓好,風停,雪也不飄了,藍天和斜陽再次露臉,氣溫雖仍極低,還是忍不住下去和路上的小朋友哈拉一番。從不掩飾好奇的藏人,突的聚起又散了。夕陽把影子拉的好長好長,不遠處的羊湖,在少數幾叢枯木之外沈靜著。
友善的一家人,晚餐吃的麵好大一鍋,雖然人數是我們的兩倍,但鍋子是我們的五倍大。早餐更妙,每個人要吃的東西都不一樣,爸爸吃飯、媽媽吃糌粑、兄弟要吃麵,所以各自煮理。這一夜,睡在保暖的客廳兼廚房,巴桑老爹摸了我們的睡袋,決定給每人加上一條自織的毯子,這毯子確實保暖,但重得令人喘不過氣來,不過比起受冷我是寧可重一點。
20061107拉薩,東措 ?KM



20061107拉薩,東措 ?KM



今天要翻過4920山口,4400m已是白皚皚雪線之上,5km的路程,要上500m,坡度很陡、雪很白、氣溫很低、身體很不聽話的不舒服起來(奇怪,要長上坡就有狀況!)。路走得很辛苦,車也騎不動,只能推車。雖然辛苦,但是一股「想回拉薩」的意志力撐著,不舒服也要咬著牙推車而上,山口,白雪鋪地,羊湖全貌盡覽,鑲嵌在重重山巒中的羊湖,仍舊藍得清麗脫俗,難以形容。而此刻所駐足之地,似有在冰天雪地的萬重山巒之上。吃過中餐,毫不猶豫的前行,不遠處,經幡飄盪,即將要下降。在此遇著今日首遇的三個藏人及一匹駝馬。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